立足蒙东    服务东北    面向全国
新闻中心

过剩行业危名在外 煤钢色成违约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5-12-23 10:53:26 点击量:

伴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信用风险逐渐暴露,而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政策背景下,煤炭、钢铁、有色等强周期产能过剩行业将首当其冲。

 

  煤钢色信用利差扩大

 

  四季度以来,市场对强周期产能过剩行业基本面恶化形成了较强共识,对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信用风险的担忧随之升温,其行业利差在四季度以前所未有的幅度走扩。

 

  据中金公司最新统计,以AAA级行业利差绝对水平看,最高的依旧为煤炭和钢铁,中位数分别为122bp和96bp;AA+级行业利差最高的是煤炭、有色金属和钢铁,中位数分别为139bp、122bp和103bp;AA级行业利差最高的是煤炭和化工,中位数分别为159bp和157bp。作为四季度利差走扩幅度最大的行业,煤炭AAA和AA+评级行业利差扩大超过50bp,AA级也走扩15-20bp,钢铁四季度AAA和AA+评级钢铁行业利差亦走扩30bp以上。

 

  究其原因,市场人士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周期性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而今年多起信用违约及主体评级调低和展望变为负面的信用事件中,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企业数量相比往年成倍增加,不少高危个券面临兑付考验,导致投资者对相关行业越发谨慎。

 

  据华创证券统计,伴随信用债市场快速扩容,评级下调和负面展望次数在持续增加,截至12月21日,债项评级调低次数共计120次,主体评级调低次数共计1339次,担保人调低评级次数共计68次,负面事件主要发生在钢铁、水泥、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

 

  后续料成违约雷区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供给侧改革五大方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市场人士判断,在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主动去杠杆、去产能的背景下,明年产能过剩企业的信用风险或将继续暴露,而煤炭、钢铁、有色等企业或将成为违约重灾区。

 

  海通证券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大任务中去产能居首,产能过剩行业自身造血能力几近丧失,去产能攻坚背景下,再融资难度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减弱,均会推升信用风险,钢铁、煤炭等中上游产能行业或首当其冲。

 

  中金公司亦认定,钢铁、煤炭和大宗有色是目前信用基本面最弱的行业,明年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且面临淘汰落后产能及僵尸企业的压力,2016年行业利差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高,建议低配。特别是其中部分低资质个券,可能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建议投资者回避。

 

  平安证券预计,2016年信用债市场“排雷”重点主要是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和新能源等产业。此类行业上游产品价格走弱趋势延续多年,令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而上游产能过剩行业正是去杠杆的重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空间紧张,信贷市场风险向债券市场转移,部分企业因为银行抽贷导致偿债压力进一步增加或者由于贷款逾期导致信用风险暴露。(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煤电少联动“市场煤、计划电”有望破局

下一篇:加快推进改革创新 激发煤炭国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