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泥企业的8年转型路
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精细化学品及氯系列环保配套循环产业项目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目前已有两个精细化学品投入试生产,且产品工艺和品质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但在8年前,这家企业还是一家处于惨烈竞争中的水泥生产企业。他们是如何走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路的呢?
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前身是乌海市东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到2008年的时候,实际产能已经达到100万吨/年。当时,西水、蒙西、三星、赛马等水泥企业陆续进驻乌海,使乌海及周边地区水泥产能超过2000万吨/年,产能严重过剩,水泥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惨烈。这时候,东孚水泥的掌门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敬东,开始审时度势考虑公司的转型问题。许敬东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上海和江苏等地,针对9种产品和项目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考察。最终,他把目光投在了天津大学研发的一个精细化工项目上。他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天津大学的这项技术在乌海市乌达区建有校企合作平台,已经完成了在当地的研发和中试,工艺较为成熟;二是当地有生产所需的氯气、液碱、醋酸、硫磺等原辅材料,具备能源优势。选择这个项目后,许敬东和他的团队又进行了详细的前期调研,于2010年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2012年,内蒙古东孚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三氯乙酰氯(农药中间体)项目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在工艺路线上,他们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选择传统工艺,即间歇法生产;之后改进为半连续法生产工艺;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连续法生产工艺,成为全球首个采用这项工艺生产三氯乙酰氯的企业。2014年9月,这个项目开始投料试车。可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在转型升级的路上,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试验都面临着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咬着牙一个一个地克服,逐个进行改进,经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终于打通了工艺线路,生产出了产品。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当年1.2万元/吨的三氯乙酰氯投产时跌到不足6000元/吨,这的确是个巨大的打击。作为民营企业家,许敬东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1.2亿多元,原始积累消耗殆尽。那段时间里,许敬东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要面对3万多元的日常支出,一些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而选择了离开。
但谁也没有想到,许敬东和他的团队这几年的潜心钻研没有白费。他们手握必胜法宝,足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他们的一套生产装置可以生产多个产品,即使是同一个产品也可以走不同的工艺路线来生产。就拿三氯乙酰氯这个产品来说,他们可以用至少4个工艺路线做到这个产品上来,且成本最低,质量最好。在三氯乙酰氯试车过程的基础上,他们开始做一氯乙酰氯(用于除草剂),目前市场价格6800元/吨。一氯乙酰氯产品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所含的杂质(二氯乙酰氯)含量不能超过0.7%。他们的这套装置生产出来的一氯乙酰氯杂质含量只有0.3%,甚至低于0.3%,在国内同行业他们是唯一达到这个水平的企业。
他们的一氯乙酰氯产品进入市场后,获得了客户的肯定和好评。同样,他们生产的三氯乙酰氯的品质也是一流的。在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生产的三氯乙酰氯产品会有淡淡的黄色,而东孚的产品是无色透明的。这一品质在国内同行业是首屈一指的。
许敬东对记者说:“在开发区全力打造千亿元园区和中国西部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的今天,我有信心再引进和研发一些新产品。目前,我们正在谈一个氟化工项目,是做医药中间体的,产品附加值很高,同时还能利用阿拉善的萤石作为原料。我们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很完善,吸引了浙江、江苏的一些化工领域的合作伙伴。”(来源:阿拉善日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