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十三五”如何发展
4月7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西安交通大学于西安举办的能源化工高峰论坛、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促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升级示范的思路,发展好现代煤化工。能源化工产业将在科技研发、生产方式等多方面掀起革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主持论坛时指出,“十三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工大国迈向强国的重要关键时期,石化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源化工行业要抢抓机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我国现代煤化工目前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十三五”时期,现代煤化工仍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要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控制产业规模,深入开展升级示范,加强技术和装备创新,同时推进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标准化体系,稳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
据透露,即将发布的《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12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16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200亿立方米/年、煤制乙二醇600万~800万吨/年、煤制芳烃100万吨/年;同时突破1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完成5~8项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建成一批创新示范工程以及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首席专家李大鹏建议,加快技术创新,实现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集成耦合发展,提高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十三五”将保持低速增长,他建议应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其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最终将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现代煤化工总体风险较高,宜将其限制为技术示范和储备。
针对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表示,要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和低效石油产量,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引进力度;坚持国内和国外并重、常规与非常规并举,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突破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使煤炭得到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