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最大煤矿千余名合同工被遣散
近百年的章丘埠村煤矿, 作为济南最大的煤矿,今年年底将彻底资源枯竭,从此无煤可采。8月23日,1000多名合同到期员工收到了“不再续签被遣散”的通知。而未来埠村煤矿如何转型,目前尚不明朗。
据了解,目前遣散费初步公布的为8个月的实发平均工资, 具体的数额煤矿没有公布, 初步估计在2500元左右。除了遣散费之外, 煤矿没有公布其他的后续措施。埠村煤矿前身是1929年开办的天和煤矿(现二号井址), 目前属于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二级单位。埠村煤矿曾是该集团的主力矿井, 最高年产量达到180万吨, 鼎盛一时。随着煤炭行业下行、 市场低迷,仅靠挖煤、 卖煤养活煤矿几千名职工和12000多名退休人员及家属已越发困难。 集中开采了半个多世纪后, 埠村煤矿又迎来了所有老矿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资源枯竭。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省多数煤炭企业困难加剧,受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影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职工收入普遍下滑,有的煤炭企业不得不依靠借贷发工资维持开支,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中国煤炭资源网6月中旬对山东菏泽某大型国有煤企调研时,该集团负责人表示,当前煤炭形势不乐观,市场销售比较有压力,从5月份开始公司降薪,工资迟发二个月,降生活补助及季度奖金610元。其中部分矿半年没有发工资了。4月份,本网对济宁市某大型煤企调研时,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份前还是有盈利的煤矿;但当地煤炭市场行情恶化后,下属煤矿4月份后已经全面进入亏损。为渡难关,该集团今年以来,地面人员工资全面下调50-60%,一线工人工资下降40%左右,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其中2月份亏损6000千万,普通工人工资下降到1200元。当前,山东省煤炭企业内外部生存状况均不乐观,企业过去所具有的区位优势、矿井优势、管理优势正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外忧内困局面。山东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主调应由规模扩张型向转型发展转变,转型发展是主调。今后从观念、经营、战略等方面都必须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这个主线去做文章。政府、企业要从思想观念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差异化定制、老区转型、新区反哺、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新的应对方略。(来源:生活日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环保压力下的煤焦钢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