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的冬天 转型的春天
上周,山西经济半年报出炉:我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7%,比全国7%的经济增速低了4.3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半年报中的第二低的增速,也说明山西经济发展仍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煤炭价格的低迷,拖了山西经济的后腿。数据显示,我省煤炭产业运行更加困难,从2014年7月起全行业连续12个月亏损,上半年全省煤炭行业亏损40.62亿元,利润同比减少60.74亿元。这还是政府大力为煤炭企业减负后的成绩单。
煤价的高低,决定着山西经济的阴晴,这说明山西依然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路还很漫长。不过,与我省类似的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也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世界其他类似地区的转型,也是同样的艰巨和漫长。
资源型经济地区之所以难以转型,是因为其难以摆脱对资源红利的依赖。
当山西煤价高的时候,有学者曾说过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人们看见挖出煤来就是宝,连广告都不用打,小学程度都用不着就可以致富,我干吗还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呀?我干吗还要呕心沥血去研究呀?这就是最典型的资源诅咒。”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丰裕的资源本身并不是天然的“诅咒”。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好。坐享资源红利谁不乐意?然而,我们却不能过分依赖资源。靠山吃山,坐吃山空,再丰腴的资源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资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会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降低资源经济在地区产业结构中过高的比例,实现地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是资源地区的发展必然。
转型是方向,转型需要动力。煤价低迷影响山西经济大局,但反过来说,煤价低迷反倒是促进山西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
实现转型发展,已是山西共识。但转型在山西,却往往陷入煤价高的时候不想转、煤价低的时候没钱转的怪圈。然而两者权衡,还是煤价低的时候,人们对资源红利的依赖程度低,转型的动力更足。我们应当抓住这个人心思变的有利时机。
从山西经济半年报里,也可以看出我省转型的发展势头——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在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遭受严重冲击、产值效益双下滑的情况下,我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1%,煤层气产业增长15.6%,服务业增长9.8%,超过全国1.4个百分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期望的信号。这说明,在煤价的寒冬,却是山西实现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金融振兴三个突破,实现转型发展的春天。(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煤、钢、焦行业同病相怜
下一篇:8月3日煤炭价格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