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盈利水平下降 货款拖欠现象加重
煤炭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
2015年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5.0,比一季度下降0.4点,延续下行趋势;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为59.3,延续了一季度过冷的“蓝灯”区运行态势。
预计三季度,煤炭消费将延续下降的趋势,煤价将继续处于低位。煤炭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库存压力有增无减,制约煤炭产业景气水平的回升
景气指数继续下降
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①景气指数为95.0,比上季度下降0.4点,连续3个季度下行。在构成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的5个指标中(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②),与上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和从业人数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2.4,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低2.6点,该差距较一季度缩小0.5点,说明煤炭行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增强。
预警指数继续处于“蓝灯区”
二季度,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为59.3,与一季度持平,继续在过冷的“蓝灯区”运行,表明煤炭行业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
在构成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的9个指标中(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位于“绿灯区”的有3个指标——煤炭进口量(逆转)、产成品资金(逆转)和应收账款(逆转);位于“浅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从业人数;位于“蓝灯区”的有5个指标——利润合成指数、主营业务收入、税金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与一季度相比,各指标灯号均未发生变化。
销售收入降幅有所扩大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6560.9亿元,同比下降16.5%,降幅比一季度扩大8.2个百分点。
煤炭销售持续下降,主要由于下游的火力发电、钢铁及水泥需求低迷所致。数据显示,1至5月份,火力发电、粗钢和水泥同比分别下降3.1%、1.6%和5.1%。
煤炭进口持续下降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进口量为5122.1万吨,同比下降32.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煤炭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国内煤炭需求下滑,煤炭价格持续回落,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部分用户和贸易商减少或暂停了煤炭进口业务。加强进口煤质量检查将对煤炭进口继续形成一定的制约。预计短期内煤炭进口将继续处于低位。
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经初步季节调整,截至二季度末,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为1049.2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
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相比,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增速高出26.1个百分点,两者之差比上季度扩大6.7个百分点,企业库存压力有所增大。
盈利水平持续下降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88.1亿元,同比下降69.9%,降幅比上季度扩大7.3个百分点。利润降幅扩大与近几个月价格的持续下降及需求疲软有关。
今年以来,煤炭企业利润呈现逐月下滑态势。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研,除个别优势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账面有盈利以外,其他大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
二季度,煤炭产业销售利润率为1.3%,比一季度低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销售利润率低4.3个百分点。
税金同比降幅扩大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税金总额为449.3亿元,同比下降10.4%,降幅比上季度扩大2.5个百分点。煤炭产业税金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8%,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税金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4.2%)高出2.6个百分点。税金同比降幅收窄与销售收入同比降幅收窄有关。
货款拖欠现象加重
经初步季节调整,截至二季度末,煤炭产业应收账款为3811.2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相比,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增速高出25.1个百分点,两者之差比一季度扩大7.2个百分点,企业回款压力有所增大。
从回款速度来看,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0.1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1.8天,比全部工业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多14.8天。
投资仍处低位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82.1亿元,同比下降14.2%,降幅比上季度收窄2个百分点,投资仍处低位。
用工持续减少
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从业人数为499.7万人,同比下降5.4%。
注解:
①煤炭产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②季节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对数据的影响。随机因素指新政策实施、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来源:中证网 )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