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蒙东    服务东北    面向全国
新闻中心

中国加快破解新能源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15-07-01 09:27:33 点击量:

       建设特高压电网,调整新能源布局,探索就地消纳模式,利用“一带一路”契机走出去。“十二五”收官之年,在风电装机突破一亿千瓦后,中国破解新能源瓶颈制约因素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进入6月,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省,围绕新能源的输送消纳,中国目前输电距离最长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这条全长2383公里的能源大通道,将把西北的新能源送往华中地区,成为西电东送的又一条大动脉。
       事实上,今年以来,从国家发改委到国家电网公司,再到新能源装机大省的地方政府,围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输送消纳,无论是核准风电项目、建设电网工程,还是探索就地消纳等,都进入一个集中发生期。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增速最快的国家。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累计并网风电容量已经超过10107万千瓦,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并网装机1亿千瓦的规划目标。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泽洪说,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输送消纳问题,带来大规模的弃风和弃光,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大规模的风电基地来说,远距离输送和就地消纳,将是破解瓶颈制约的关键。”甘肃省能源局局长孟开表示。
      伴随着新能源基地的建设,近年来中国开始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新能源为主导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三条交流四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在建“四条交流二条直流”特高压工程。据介绍,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1.3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
       在着眼远距离输送的同时,就地消纳也成为新能源大省化解瓶颈制约的抓手。6月初,一项大规模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工作启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新疆、山西等七省区开始探索风电清洁供暖工作。国家能源局要求风电清洁供暖原则上以解决目前已有风电项目的弃风限电问题为主,鼓励风电场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风电清洁供暖对提高北方新能源富集地区消纳风电能力意义重大。
       在建设输送消纳通道的同时,在项目核准时,中国新能源布局也侧重于缓解瓶颈制约。5月下旬,国家能源局核准了“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计划,规模达到3400万千瓦,而弃风限电比例超过20%的地区、年度开发方案完成率低于80%的地区,不安排新项目。
       新能源行业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对新能源已经从注重速度和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
      一些企业还将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寻求新出口。敦煌海装风电设备公司总经理余源表示,“一带一路”是机遇,公司谋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发拓展市场。
       据了解,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十三五”末还将再翻一番,达到2亿千瓦,有望逐步改变“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主体。
       新能源界人士认为,在这一大背景下,审视新能源产业自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化解“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快速发展遗留的弊端,同时也为“十三五”的理性发展打好基础。 (来源:新华网)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华能集团拟转让石港煤业股权

下一篇:前5月鄂尔多斯煤化工项目开复工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