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需求萎缩 市场或迎淡季考验
二季度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加码,对经济的托底作用已经有所体现,但转型的大方向未变,新兴产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焦炭行业在结构性、精细化的刺激政策中将难以依赖政策红利走出困境。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供需弱平衡格局继续令价格承压,基本面仍处于筑底过程中。
限产不敌需求萎缩
在需求不佳背景下,通过行业内集中限产来实现供需格局平衡成为“托底”终极措施。今年上半年,受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独立焦化企业开工率下滑,至6月下旬降至阶段性低点,其中100万—200万吨产能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七成;200万吨以上产能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约八成左右,均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产量收缩对稳定市场起到一定作用,但难以成为支撑价格上涨的基 础。这一点可以从市场敏感度最高的库存数据上得以验证。3月以来,尽管焦炭价格低位运行,但钢厂采购意愿较弱,港口库存持续回升,天津港(17.45 停牌,咨询)已经增长到200万吨以上,市场仍处在主动去库存阶段,预示着短期焦炭价格再度下行可能难以避免。
市场或迎淡季考验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180.32万吨,环比增2.08%;全国估算值为223.72万吨,环比增0.41%;重点企业库存1630.91万吨,旬环比增加47.97万吨。低价格叠加高产量,凸显钢铁企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需求,而已至高位的库存持续增加表明下游需求不济,去库存压力仍在向生产企业积聚。短期内,这种情况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潜在需求短期不会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多;另一方面进入6月下旬后终端需求增量明显减弱,高温导致的淡季随之而来,指望需求下滑年份出现淡季不淡的可能性较小。从产业相关性角度看,焦炭与钢铁极可能同步进入需求淡季。
成本中枢下移拉低价格下限
6月17日,中澳自贸区协议正式签署,并于明年1月1日 起生效。自生效之日起,澳洲出口中国炼焦煤关税将由3%降为零,拉低进口成本15—20元/吨。澳大利亚出口炼焦煤占国内进口量的一半,对国内炼焦煤市场负面影响较大。政策层面的利空,叠加下游需求持续萎缩,将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原料市场的信心。截至19日唐山钢坯出厂现金含税1820元/吨,6月累计跌150元/吨,短期内炼焦煤市场也难言乐观,不排除继续下跌的可能性。焦煤价格下跌,叠加工艺进步和资金成本降低,焦炭生产的完全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成 本对价格的支撑效应将持续弱化。
综上所述,从产业层面看,焦炭需求低迷,去库存难度增大,加上价格体系自下而上的传导效应,焦炭在二季度弱稳之后再现松动迹象,短期价格仍处于弱势格局中。中期仍关注基建和地产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来源:金理人)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晋能与晋煤商谈大通煤业投产合作
下一篇:市场观察:中国煤炭的出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