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散烧煤须强化监管细化补贴
近年,民众对大气污染治理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减排考核日益严格。为配合重大活动、应对雾霾红色预警,北京及周边省市地区还一刀切地采取了工业企业停产、小轿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谓痛下决心、不惜血本。
即便如此,广大民众提及呼吸问题仍心存芥蒂。
而散烧煤是雾霾形成因素之一。近期,散烧煤治理问题再度被业界提出。而且笔者也认为,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以散烧煤及柴薪为主要燃料的采暖形式,确实到了需要改变的时期。
为加速引导农村地区采暖形式的改变,2015年采暖季开始,京郊多个区县就采取了限制中小煤炭销售点经营、严禁劣质煤销售等措施,在源头上阻断劣质煤流通,遏制终端应用。同时,酝酿以经济补偿的形式,拆除农户家中火炕,推广电暖器应用。
京郊各区县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自然村,展开了采暖季“煤改电”试点工作。具体形式包括,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择储热式电暖器或油汀式电暖器进行冬季取暖,每台设备以500~700元的补贴价入户,所耗电费享受峰谷电价,另加市区两级补贴,补贴后农户的实际支出大约为白天0.3元/度、夜间0.1元/度。
不过,看似诱人的政策,在农户眼中并不美好。
据参与试点的农户反馈,以四口之家、居住面积100平米的平房计算,以往燃煤作为采暖燃料,整个采暖季约需要3.5~4吨煤炭,以每吨600元上下的价格计算,冬季采暖费约2100~2400元区间,期间若再烧烧火炕,整个取暖季的花费基本可以控制在2000元内。
而通过电取暖形式之后,同样条件的家庭需要2~3台5千瓦左右的电暖器共同工作,才能保证取暖效果,整个采暖季下来电费大致需要3500元左右。并且,试点选用的储热式电暖器虽然适合峰谷电价政策,但因其内部耐火砖结构,使用中存在一定异味;油汀式电暖器则因为不具备储热功能,不能充分享受峰谷电价政策,取暖成本更高。
除了经济性因素,农户习惯也是另一要因:农村的老人喜欢窝在炕头,叫他拆了火炕,虽然给予大约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但是其仍心存抵触。
而且,相关部门针对散烧煤以及柴薪取暖的监管也难有突破。
在2014年,北京郊区某地曾尝试鼓励村民相互监督的形式,对农户进行柴薪及劣质煤使用的监管。具体做法是,每户设立600元/年的奖励基金,如果一年内自家烟囱冒烟次数未超过规定,到年底一次性发放到户。否则,按照超排次数减扣奖金,直至清零。对于检举揭发其他农户的,按规定给予相应奖励。
然而,此规定实施后,绝大部分农户可谓置若罔闻,直言“600元不够煤钱,爱扣扣吧”,政策随之也不了了之。
“违法成本低”、“法难责众”,成了监管部门面前的两大难题。
由此可见,作为具备一定政策、财政及人文优势京郊区域尚且如此,广大北方农村包括华北平原、东三省及西部地区,要推动采暖季散烧煤治理工作的难度也会是非常大的。
笔者建议,对于农村地区散烧煤的治理,建议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力度限制中小煤炭经销商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限期关闭,实现在源头上控制煤炭流通。同时,在财政预算中加大清洁能源入户补贴的比例,持续宣传光伏、沼气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前景,考虑到农村平房屋顶的建筑寿命,可以鼓励、引导有条件农户以众筹的形式参与光伏大棚、沼气站等类型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投建,以点带面、逐步改变当地的能源消费习惯。
相对新能源,日趋冗余的火电资源也可作为农村煤改电的主要替代能源,终归火电集约化生产,环保及监管工作到位,排污亦可控制。比如山东某企业在建的6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瞄准的正是农村市场。
电源问题逐步解决后,近年持续推进的农网改造也须提速,以保证应对煤改电后本地负荷增大,以及中远途煤电、风电等资源的接入需求。(来源:中国煤炭报)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下一篇:甘肃省今年煤炭价格或将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