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蒙东    服务东北    面向全国
新闻中心

2016年煤炭行业能否涅盘重生?

发布时间:2016-01-05 09:06:01 点击量:

       12月份国内煤炭市场整体维持弱势,但下行压力略有缓解。炼焦煤市场仍面临来自下游市场的压力,但煤企挺价意愿较强;动力煤市场随着冬季需求温和增加,供需关系有所改善,动力煤价格出现止跌迹象。
       关于明年1月份的煤炭市场,给予"供需过剩格局持续,价格维持底部盘整"的市场判断。从宏观上讲,一是国内经济尚未见底。尽管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与1-10月份持平,似乎有企稳迹象,但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创出新低,前11月同比增长仅有1.3%,比1-10月份回落 0.7个百分点。从进口情况看,累计增速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是下游钢铁市场继续低位运行,供需不会出现明显好转。近期不论是钢材现货还是期货价格都出现了一定幅度上涨,个别品种(如汽车板)需求有所好转是一方面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钢价持续大幅下跌后的超跌反弹,在目前宏观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背景下,钢材市场供需关系难有实质性改善,钢价反弹也不具备持续性;
       三是电力需求略有改善。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6%,环比增长3.72%,用电量增速连续两月负增长后首度转正。尽管用电量出现些许积极变化,但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贡献,第二产业用电量仍同比下降1.6%,南方多数电厂负荷回升也比较缓慢,目前负荷只有50-60%,火电需求依旧低迷。
       从供给角度看,资源供给压力不减。一、全国煤炭产量继续小幅增加。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25亿吨,环比增加800万吨。煤炭产量已连续两月小幅上升,根据目前形势判断,1月份产量也难有明显回落。
       二、煤炭库存压力仍较大,用户及中转港口库存回落,煤企存煤继续高位运行。在冬季取暖需求带动下,动力煤消费出现温和增加,港口存煤逐步回落。截止12月 24日,环渤海五港煤炭库存1140万吨,环比减少594万吨,降幅34%,全国直供电厂存煤本月也出现小幅下降。但煤炭企业库存仍保持高位,截至11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1.04亿吨,比10月份增加400万吨。
        三、煤炭进口量低位回升。11月份我国进口煤1619万吨,环比增加16%。另外,本月20日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由于炼焦煤关税直接取消,对国内炼焦煤进口影响相对较大,短期内或将对煤炭进口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
       综合分析,初步判断:1月份国内煤炭市场将继续在供需过剩态势下弱势运行,但炼焦煤与动力煤走势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无论从宏观经济看还是从下游房地产行业看,国内钢铁市场仍不乐观,钢价如能维持底部盘整就已不错,尽管煤矿有稳价意愿,但在目前供需状况下面临钢企的降价压力显然底气不足;动力煤市场在需求温和释放之下资源过剩压力有所缓解,煤价有望出现阶段性弱势反弹,但明年上网电价的大幅下调,对动力煤价格具有较大抑制作用。
       2016,是煤炭行业转型的关键一年,2016,煤炭行业能否涅盘重生小编认为有几点,首先,煤炭行业"减"法有没有做到位。所谓的"减"法,一是指减供量,即煤炭的供应量。在环保地压力下,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下,2016年,煤炭需求可能不会出现量的飞跃,需求量只能减少或是保持现有水平,煤炭供需要想平衡,关键是减供应量。
       二是指,减"僵尸企业",对于"僵尸企业"这个词,相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所谓的"僵尸企业",根据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着下降;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三是指,减"包袱",众所周知,煤炭行业的社会包袱很沉重,如何做好减"包袱"这道题,煤炭职工转岗转向哪里分流分至何处临时休假何时结束这些问题不仅困惑着面临停职的煤矿职工,也令不少煤企头疼,但是煤炭企业又不得不面对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煤矿退出机制的问题,也是2016年,煤炭行业不得不面对。2016年,煤炭行业能否涅盘重生首先得做好这几道减法。(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中国神华发力印尼市场 海外业绩可期

下一篇:煤电价格联动 电力市场化改革突破价格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