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有多少“把式”才能玩儿多少“花样”
尽管目前很多煤企在硬撑,但这并不意味着借此便可度过寒冬。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将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予以“出清”。 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将成为帮助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不少煤炭企业寄望于电煤最低保护价、电煤发运补偿机制,以及对落后产能、资源枯竭矿井带有政策支持的煤矿退出机制。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对煤矿退出机制持审慎态度。在他看来,近来有关方面所呼吁的退出机制,含有要求国家按照现行的过高估值给以倾斜政策的性质。“这最终将造成第二次全国补贴产煤省、消费者补贴煤老板。” 从中央“供给侧”的思路出发,要解决中国煤炭的核心问题,关键是对行业进行治理整顿,提升供给侧自身的质量,挤压泡沫,抛弃无效供给。 在当前情形下,煤炭企业要想自救,有三个方面可以考虑:第一,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第二,裁员增效后,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成交效率;第三,通过金融套保降低企业亏损。 目前,以神华集团、陕煤集团等企业为代表,已有煤企开始尝试在煤化工领域继续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清洁能源。“神华集团基本已涉足全产业链,煤炭不景气,就开展化工、电力、运输等业务,不同业务之间相互弥补。”张志斌介绍道。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则将开采出来的煤再进行煤炭洗选、煤粉生产、锅炉改造、集中供热,转型为多种煤炭产品的生产服务企业。 此外,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降低采购销售成本,也是目前的一个试探方向。自2013年以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企业先后布局网上交易平台,而山西、内蒙古、秦皇岛、陕西等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亦纷纷加码煤炭电商交易。 与此同时,利用大宗物品的期货或期权保值现货,锁定价格、利润及亏损也可成为缓解煤炭企业危机的方式之一。但无论煤炭电商,还是金融套保,都不能改变行业整体供求关系,单凭这两者,很难打破僵局。重点还是企业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来源:中钢网)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上一篇:中国鼓励燃煤电厂“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