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促使发煤港存煤走高
截止10月18日,秦皇岛港存煤753万吨,较10月7日增加了24万吨;曹妃甸港存煤338万吨,较10月7日增加22万吨。两港合计存煤1091万吨,较大秦线检修前的10月7日增加了46万吨。大秦线检修时间刚刚过半,北方两大主力发煤港口的场存,不但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而且有所增加。原因有两点:
1.下游需求平淡,到港船保持低位。
受水电、特高压输电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电厂耗煤量大幅减少。随着“迎峰度夏”用煤旺季的结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抑制煤炭需求,煤炭市场形势堪忧。进入十月份,下游煤炭需求大幅下降,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保持在46万吨左右的低位水平,耗煤数量与春节后期水平相差无几,显示了下游煤炭需求的低迷。
由于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内贸煤炭价格持续走低,造成煤炭全行业亏损。受需求不足影响,北方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减少,港口空泊现象屡见不鲜,吞吐量大幅亏欠。民用电减少的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及进出口等宏观数据表现仍显偏弱。投资增速仍在下滑,国内外需求均较弱,工业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工业用电难以显著回升,煤炭需求缺乏基础性支撑。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受水电强势发力、特高压输电快速增长、内贸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动力煤需求不足,下游电厂及客户拉运积极性不高,观望态势浓厚,电厂不急于拉煤,而是尽量消耗自身的库存,对北方港口存煤保持刚性拉运。进入十月份,尤其大秦线检修开始后,在铁路煤车调进减少的同时,需求也在下降,且下降的更厉害,到港船舶急剧减少,港口发运量大幅下降,造成港口存煤不降反升。
2.连续两次封航,造成存煤走高。
进入秋季,北方沿海地区恶劣天气增多。10月17、18,连续两天遭遇大雾、大风等恶劣气候,造成港口封航,走靠船受到影响,煤炭发运量大幅减少;而铁路调进不减,造成港口存煤走高。截止18日,秦皇岛港下锚船已达到59艘,较7日增加了41艘。
18日中午,海上风平浪静,港口封航解除后,拉煤船舶正常靠泊、装货,煤炭运输恢复正常,预计北方港口存煤会出现缓慢下降。(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内蒙古东部煤炭交易中心 电话:400-0475286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煤炭企业座谈会